试用申请

园区名称

联系人

联系方式

手机号格式错误
新闻详情
返回
资讯详情

产业园招商不是“造金窝”,而是理解产业的度量衡

2025-03-05

近年来,不少产业园区陷入一个怪圈:斥巨资打造高端装修和优质空间配套,租金定价高出周边园区30%甚至50%,但招商效果却远不及预期,空置率居高不下。当租赁市场降温,周边园区降价吸引客户,而这些高端园区仍保持高价,招商愈加困难。这看似矛盾的现象,实则暴露了一个核心问题—— 产业园区的招商,不在于硬件有多“高大上”,而在于对产业需求的精准理解和匹配 。

 

01  空置率的本质:产业理解力的“照妖镜”

空置率从来不是单纯的招商结果,而是园区运营方对产业认知深度的直接体现。许多园区陷入“自我感动式”的误区,认为装修高端、空间设计前卫,就能吸引企业争相入驻。然而,现实是残酷的:企业在选择园区时,租金成本产业生态区位价值政策支持等“生存刚需”远高于环境体验。关注视频号‘芒果说园区’,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不同产业的观点~

 

02  产业招引的三大认知陷阱

  • 陷阱1:定位错位——高端≠刚需

    许多园区将“高端化”等同于竞争力,却忽视了区域产业底色。园区的硬件投入必须与地方主导产业、企业成长阶段相匹配。例如,制造业企业需要物流便利,科创企业则更看重技术服务平台。盲目追求“高端”只会抬高企业成本,而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。

 

  • 陷阱2:成本失衡——租金溢价难敌“降本增效”

   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,企业普遍压缩固定成本。如果园区租金溢价超过30%,除非能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(如核心技术平台、独家政策红利),否则企业必然会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园区。据2023年长三角园区调研显示,70%的企业将“租金成本”列为选址前三考量因素,仅有15%的企业愿意为“空间品质”支付超过20%的溢价。

 

  • 陷阱3:生态断层——单点优势难敌系统竞争力

    企业入驻园区不是“租房”,而是选择一种生存生态。如果周边园区已形成产业集群(如低空经济聚集区、电商直播基地),即使硬件稍逊,企业仍会优先选择“产业朋友圈”所在地。因为产业集群能够带来协同效应、资源共享以及更低的运营成本。

 

03  “金窝”难引“凤凰”的破局之道——从“造空间”到“建生态

  • 先做“产业翻译官”,再做“空间设计师”

    深度调研区域产业禀赋,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精准规划。园里园外数智运营解决方案根据园区产业、区位、建筑布局等,提供园区发展定位规划服务和智慧运营体系搭建。例如,园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,可围绕“智造升级”需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、共享检测中心等。

     

  • 用“服务溢价”替代“租金硬刚”

    采用分层定价策略,基础空间按成本价出租。园里园外数智运营解决方案整合了上千家优质星级企业服务链资源,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,包括政策申报、企业服务、人才培训、企业福利等,增加运营多经收入,对冲租金压力。点击链接获取园里园外数智运营解决方案

     

  • 生态捆绑——从“房东”转型“产业运营者”

    园区可采用“产业 + 基地 + 基金”模式,搭建产业链“小循环”。引入龙头企业,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自然聚集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,提升园区的产业协同效应和竞争力。

     

04 产业园的终极竞争力在于“产业共生力”

招商难的本质,是园区与产业需求的错配。在“降本增效”成为主旋律的今天,企业需要的不是孤芳自赏的“金窝”,而是一个能为其赋能的生态体系,帮助企业活得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