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数据局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》。
《指导意见》明确:到2027年,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,形成一批横向打通、纵向贯通、各具特色的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。到2030年,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全面提升,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。

在这一战略背景下,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,其数字化建设与运营正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一、智慧城市发展赋予产业园区的新内涵
产业园区不仅是数字基建的物理承载地,更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试验田。在这里,数据中心、云计算平台、物联网设施等数字基础设施得以集中部署与高效运行。这些设施的稳健运行不仅构筑了数字基建的坚实基石,亦是产业园区运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与此同时,产业园区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产业与企业数据资源,在“数据要素”成为新型生产力的当下,智慧园区建设中的数据要素积累与价值挖掘显得尤为关键。
二、数字基建运营的黄金时代来临
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预测,到2025年,中国数字基建市场规模有望飙升至65万亿元人民币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。这一数字背后,反映出数字基建在运营阶段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。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,数字基建在持续运营过程中能够释放出更丰富的数据资源,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三、城投公司迎来新机遇
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平台,一直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主力军。然而,随着融资政策的收紧,城投公司面临融资渠道受限的挑战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,城投公司纷纷扩大产业园区的自营开发业务,实现市场化转型。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城投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,还能推动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多地城投公司纷纷更名,新名称中普遍带有“产业投资”或“产业运营”等字眼。这一现象背后,实际上是城投公司在政策要求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,做出的战略调整。按照现行政策要求,满足“335指标”后,城投公司将被认定为产业类国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