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详情

2025园区去化:价格战失灵,精细运营是关键!

2025-03-19

2025年一开年,产业园区招商讨论群内异常热闹。面对全国产业园区总面积即将突破62亿平方米的庞大存量市场,各地园区运营商已深刻意识到:价格战救不了招商 。在“以价换量”策略逐渐失效的当下,如何破局?结合笔者对产业园区数智升级、招商、运营的长期观察与实践,尝试从运营能级跃迁视角提出解题思路。

 

01.  90%的园区,仍卡在“2.0陷阱”

根据金字塔模型,当前园区运营能级可分为四级:

1.0物业级拼硬件(卫生、停车、安防);2.0普惠级提供工商代办、财税代缴等基础服务;3.0精准级通过产学研合作、风控融资绑定企业成长;4.0产业级构建生态链,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。根据调研发现,约60%园区停留在1.0阶段,30%卡在2.0层级(仅能提供标准化服务),仅有不到10%尝试向3.0-4.0跃迁。其核心瓶颈在于——缺乏数据资产沉淀,导致服务颗粒度粗放 。

02. 数智升级,打通能级跃迁的“任督二脉”

要突破2.0层级,必须通过数智升级实现“需求洞察-服务匹配-生态共创”的闭环。

 

 

03. 运营能级,决定生死线

未来园区将加速分化。1.0园区将沦为“低价红海”牺牲品,空置率持续攀升;2.0园区通过数智化勉强生存,但利润空间被压缩;3.0-4.0园区凭借数据资产构建竞争壁垒,形成“服务溢价-生态收益-投资回报”的复合盈利模式。 2024年,深圳某产业4.0园区仅凭生态协同服务收入(不含租金)已覆盖70%运营成本。这印证了金字塔顶部的终极逻辑——当园区成为产业共同体的大脑,盈利将自然发生。

04. 卷价格,不如卷精细运营

“卷精细运营”绝非增加人力或成本,而是通过数智升级将服务能级从“被动响应”推向“主动预见”。那些率先用数据穿透企业需求、用算法重构产业关系的园区,终将在存量竞争中赢得未来。

 

 

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,期待听到更多同行的声音,欢迎在视频号“芒果说园区”评论区交流和讨论。